悬疑剧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平台也纷纷掏出应对之法,优酷白夜剧场就率先针对这一现状做出了尝试。从此前公布的白夜剧场片单中就不难看出,优酷试图以地域悬疑(西北风/东北风/港风/异域)与烧脑人性剧、情感类悬疑、缉毒刑侦、公检法等多维度的悬疑题材,打造差异化的内容矩阵。其中东北风悬疑的《雪迷宫》、异域悬疑的《边水往事》、缉毒题材的《冰雨火》、刑侦背景下的《白夜追凶》、烧脑人性的《新生》等标杆剧集的出现,更是验证了垂类内容创新对用户粘性的提升价值。
2025年开年,白夜剧场的全新力作《沙尘暴》又在西北风悬疑这一地域悬疑题材下以“熟人社会 剧本杀”给出了新的解题思路。故事发生在虚构的荒漠小镇“库鲁县”,通过刑警陈江河与罗英玮重查一桩横跨八年的锅炉焚尸案而展开。剧中以十位核心角色构成了熟人社会,在锅炉工刘三成的家庭关系中,养女刘盈盈为掩盖其弟刘大志误杀程春的罪行,被迫嫁给刘三成的义子王良;王良的同乡孙彩云通过说服王良作伪证将丈夫丁宝元送入监狱,继而与情夫关乔同居,关乔多年前也曾与程春有一段过往。几人的命运通过刘大志失手酿成的命案紧密勾连,构建出情仇、利益、伦理交织的复杂网络,塑造了极为立体的小镇众生相。
熟人社会的设定是否被观众认可是剧集的一大关注点。从定档开始,《沙尘暴》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国产剧真正的熟人作案来了# 登上热搜主榜前5,#一问全不熟一查全有仇# 、#沙尘暴3集看谁都像凶手# 等话题词均进入微博热搜主榜。由此可见,大家对小镇每个角色的命运走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编剧赵冬苓的话来说,“里边的人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剩下的人在苦苦寻找出路、和命运挣扎。”当故事围绕这群被时代落下的人展开,命运的挣扎就成了主色调。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四位女性角色的故事也引发了社交场讨论。刘盈盈长期为家庭牺牲,最终在父亲和弟弟一次次的漠视后黑化反击;孙彩云一出场就能一面扮演贤妻良母带儿子去监狱看望丈夫,一面和情夫长期生活在一起,为了钱机关算尽;程春将走出去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最终被所爱之人误杀;王良的母亲琴多次试图逃离吃人的家庭失败,最终放火反杀全家。这些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让观众从她们的狠劲中获得了极大的情绪冲击和情感共鸣。#一部悬疑剧凑齐四个狠女# 、#扶弟魔背后有个吸姐鬼# 登上微博主榜第6位,#张佳宁新剧被牺牲的一生# 、#黄小蕾新剧求财不求爱# 、#李春嫒在悬疑剧里搞纯爱# 、#黄婷婷新剧在满身淤青里长出倒刺# 等话题是网友对角色内核的反复挖掘。
剧本杀式剧情引关注,开创明侦派悬疑新形式
剧集播出后,熟人社会剧本杀式的剧情案件也完整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全剧几位核心角色在各自每一段人物关系中既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如同大型剧本杀一样每次互动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尤其是最后几集中,王良、丁宝元、刘大志及关乔几人的刺激收场更是引发观众的激烈讨论,剧集的落点不再是凶手的解密,而是在复杂的人性下每一步的戏剧性选择;监制高群书所说的“不仅仅想让观众猜谁是凶手,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犯罪”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这种小圈层的人物关系以及沉浸式追凶的视角与近年来大热综艺《明星大侦探》的创作哲学不谋而合,《沙尘暴》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明侦派悬疑”。剧中熟人社会展现出的爱恨情仇,以及“现场还原 推理复盘”的经典明侦式手法的运用,让观众既能在现场还原中共情角色,又能在推理复盘过程中串联关系网边追剧边猜凶。
小圈层视角击中时代情绪,《沙尘暴》的成功佐证审美更迭
《沙尘暴》的成功来源于对熟人社会的人性塑造,每位观众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与剧中对应的人物或人际关系。这种对小人物细致的生活化描写和对复杂人性的剖析,能让观众在追剧过程中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准确击中当代人的情绪嗨点。
对影视行业来说,可能不仅仅是悬疑剧,都市剧、喜剧等类型题材均能从《沙尘暴》的成功中看见如今的观众对生活化影视作品的强烈需求,它证明真正的创新不在于技术或形式,而在于对时代情绪的精准捕捉。这条凭借“明侦派悬疑”杀出的血路,或许会成为影视行业未来创作方向的迭代样本,同时也需要市场和观众给这类敢于走出舒适圈的剧集多一些关注。